人和人的差距,是在长年累月中拉开的。基本都是十七八岁到20岁左右进入社会的,那个时候大家水平都差不多,从0基础的工作做起,一级级打怪升级。到了30岁以后,命运的差异就开始越来越明显了:有人依然重复着低端的工作,接触不到业务的核心,在公司里可有可无,没有任何存在感,遇到裁员的话,绝对是优先被优化的那批人。也有人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,处处留意机会,早早给自己选定了一门可以干一辈子的生意。当有一天再也干不动的时候,他的生意依然在延续,完全没有后顾之忧。
做生意和打工其实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都是养家糊口,都在为社会做贡献,都在挣钱,但是本质上其实完全不一样。做生意,是用自己的时间精力投入来让优质资产增值。
比如你的客户、团队、产品、研发实力等等这些都是会随着时间推进而增值的,越来越值钱,壁垒越来越高,会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。
而打工,是用自己的时间精力换取微薄的工资。30岁左右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,背负重大家庭经济责任的年龄,却很快成了用人单位的淘汰的对象,不失业还好,一旦失业,很难在短期内找到下一份工作,没有工作,不仅仅自己生活成了问题,整个家庭也会跟着受苦受累,老婆没钱买护肤品,孩子没钱享受好的教育。
所以,普通人如果只靠打工来挣钱,没有其它性质的收入来源,生活风险是非常高的,打工的本质就是拿有限的时间和劳动力去换钱,这样换的钱,也是年龄越大越贬值。说白了,别看你是个男人,吃的也只是一碗青春饭。
商业的底层逻辑就是交易,说的通俗一点,就是卖东西。打工卖的是自己的时间,可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可再生、且逐年贬值的,35岁职场人的体力精力,根本没法和25岁年轻人比,所以被淘汰的可能性就非常大。做生意:卖的是认知和智慧,卖的是一个商业系统。可复制,可持续,且成本递减。
比如我做的是互联网方面的生意,主要通过写文章去挣钱,写了一篇文章以后,如果我发到头条上面去可以挣100元收益,那么同样的内容,我再继续同步到公众号、百家号、企鹅号、爱奇艺号、搜狐、一点资讯、大鱼号...那我拿到的收益就是好几百了,而且几乎不费吹灰之力,并且,我写的这些文章,只要一直有人看,就一直有收益。
互联网上很多人在做短平快,什么项目风头盛,就做什么。可你会发现,往往这些追逐热点的人往往很快就会见光死。
任何一个生意,那怕是最小的卖资料都需要积累流量,积累内容,积累手感你看到的各个领域的头部,都是默默持续了好几年。一个好生意一定是可以持续做的,持续才有复利,持续才有壁垒。大部分时候,只要你能坚持1年,你就能熬死95%以上的对手,笑傲整个行业。我认识一个非常厉害的互联网知识分享博主,他写了很多文章,都是跟挣钱相关的,连续写了3年,因为他的很多项目都是免费分享给新手的,所以3年时间,他光靠别人给的红包都收了20多万,更不用说他自己做项目挣的钱了,这个博主至今还在分享,如果大家经常用百度的话,应该留意过他,因为你在度娘里搜:影哥项目说,他分享的那些文章就都出来了,通过文章可以找到博主,多观察他是怎么做的,他做什么咱们也做什么,因为这个博主做的那些项目,基本都是可以做五年十年甚至一辈子的。
普通人做生意:最大的障碍在于本钱少,生意却是个非常好的生意,但无奈的是需要投入很大,成本也很高。比如开美容院,开一个门店花要20w,想多开一个门店,成本就要翻倍就要花40W,这些都是属于重资产。更何况开个分店以后,客户最多增加一倍。这么算下来,客户和成本双双翻倍,但是隐性成本剧增,反而不如不扩张,冒那种险干什么。
那有没有成本递减的生意呢?肯定有比如自媒体、知识付费,拿自媒体带货来说,如果短视频或者笔记爆了!你靠这条视频卖出去1个商品和1万个商品你的成本都是一样的。
知识付费也是一样,前期你花些时间精力做出课程,后期售卖交付时候,卖1份,和卖1万份,你的成本毫无变化,这一点,有个公众号博主做的是非常的不错,如果有机会了,可以去借鉴一下人家写的那些文章,名字没记错的话,应该叫:流量思维,多去研究他,人家一年能干60万,咱们起码不挣个10万?
知识变现这种生意,说实话,随着客户越来越多。你的边际成本被稀释到几平为0。对于普通人来说,还有比这更好的生意吗。
不破不立,打工人想发现好生意,要先破圈,先把自己从每天狗血的拧螺丝里捞出来。
上班就是单纯的上班,下班后,用一切方法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
不要整天去跟那些打工仔扎堆吃烧烤、打牌、吹牛,你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认知,让自己的能力迅速提升,摆脱这些穷鬼圈,互联网是唯一可以让人快速翻身的地方,而学互联网技能比较可靠的几个地方只有易学魔方、千聊、虎课,三个都是手机应用,各自有各自的优点,易学魔方比较适合新手实操学习、千聊比较适合高手思维学习、虎课比较适合PS、影视后期之类的学习,如果这些平台注册的时候需要激活码,统一填个数字8888就跳过了。
2、转变思维
把自己当做公司经营想当老板,职场思维万万要不得职场思维:一个萝卜一个坑思维自己的视野和技能就禁锢在自己岗位上。你就像盲人摸象,每天埋头在一个地方摸来摸去永远看不到一个完整商业闭环的运营。
3、创业不是先做产品而是流量
作为大多数想赚钱的普通人,10人以下团队,包括个体,核心工作都应该是搞流量,搞流量搞流量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,当你能力赚钱就是搞流量,搞流量就是赚钱。和资金不足,却开始搞自己的产品,大概率走向了失败和亏钱。找一个可以卖的产品很容易,做出一个产品也很容易,最难的是把产品卖出去,也就是跑通项目:流量一转化一闭环验证。
30多岁,不是失业的分水岭。今后的职场会更加多元,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、可持续的好生意做一辈子,会是很多人的选择。从做好个人IP开始,摸索自己的商业模式,做一个后互联网时代的新个体创业者。

标题建议:
35岁后一定要选择可以干一辈子的生意
30岁后必须要选择可以干一辈子的生意
35岁后务必要选择能干一辈子的生意